——番禺大石中心小学07学年读书活动总结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外阅读能使孩子吸取文化的精华,传承优秀的文化。根据番禺区大力开展课外阅读的精神和要求,本学年我校继续举办以“书籍点燃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让师生们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引导了师生们共同读书,与好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大力推进我校的“读书与养成”活动深入的开展,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下是我校开展活动情况的总结。
(一) 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1、宣传阅读,营造氛围
每逢寒暑假,我校都会向广大师生推介课外读物,列出各年级的课外读物,并要求全校同学积极购买。为了让同学们能及时、方便地购买好书,我们主动联系了博览书店。在老师、学校的发动下,大家争相购买,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就开始了大量的阅读、做读书笔记,过上了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愉快暑假。
读书需要氛围,营造读书氛围对激发师生读书的热情十分重要。每个学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了以创建“书香班级”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评选并通过了最佳的班级读书活动方案。
学校的宣传橱窗、班级的黑板报均以“读书”为主题,开辟“读书墙报”。“书墙”上既有新书推介还有好书导读。为读书活动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
2、购买图书,丰富书源
为了让孩子们与更多的好书为友,每学期我校至少有1-2次邀请各大书店到我校举行两天的图书展销活动,琳琅满目的好书,让同学们爱不释手,购书的人群络绎不绝,好书引领着孩子们走向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
3、开拓书源,好书共享
(1)开放学校图书室
我们学校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设备齐全。在图书室里,拥有图书十万册之多,人均藏书量达40册之多,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类、少儿读物类、文化科学类等五大类十六小类的书籍。每年增加新图书,还有图书电子阅览室,拥有图书电子读物十万册, 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书源,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采用了全天侯的开放,随时欢迎师生阅读,让师生在书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每学期,学校还统一安排各班每周一节到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让每位学生静静看书做摘录。此外,学校还定期把图书馆的藏书分发到各班中阅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创建班级图书角
除了开放学校图书馆外,我们还在班里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每个学期,老师们都会发动学生把已经看过又值得推介的好书捐献到班里的图书角,让学生在身边拥有足量的课外书籍,达到资源共享。为了保护好图书,每班均对班级图书登记编号,设专人管理,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采用定期与分散相结合的阅读原则,统筹安排。以级为单位举行班级之间的“好书交换站”活动,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阅读量。
(3)搭建家庭“小书架”
我校开展“读书与养成教育”活动已有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能有效发挥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我们还多次通过主题家长会,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与家长们达成了共知识,让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行列中来,尤其是重视孩子们的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与习惯,并多次对家长购书行动作合理的建议,使孩子们的“小书架”朝着多科目、多类型且不乏个人特色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指导作用,促进有效阅读
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但有的学生只凭三分钟热度,对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学生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在如何读的问题上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在阅读活动中,老师们有计划利用校本课程课、课外阅读的时间加强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会读,有收获地读。低年级的老师重在阅读兴趣的激发,中高年级的老师重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有的教会学生学习制作知识卡片的方法;有的教会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有的指导学生鉴赏精彩的片段;有的教会学生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开展读书活动,共建书香校园
1、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到上课铃的两分钟以及语文午读的十分钟时间开展了“每天一诗”的诵读活动。诵读内容是《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中本年级必背的古诗及校本课程《古诗词精选100首》里的古诗,我们还在教学楼走廊悬挂古代诗画,让学生耳闻目染。有些班级还开展了背诗擂台赛、诗配画、诗扩写等活动。书声琅琅,书香萦绕,我们正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书香型校园。
2、开展每天至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更扎实地开展读书活动,每天早上15分钟进行的校内课外阅读活动早已纳入为常规教学的其中一个部分。班里有值日班干组织管理,校内有值日老师和值日学生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把评比结果公布在学校的校务日志公布栏上,作为学校文明班评比当中一项评定标准。并要求老师减少家庭作业量,把每晚至少15分钟的课外阅读纳入为当天的作业布置。经过学校、班级的有效、有序的组织管理,同学们已养成了一回校就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举行版报比赛
为了更好地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每学期各班按学校工作安排,定期出版学校、班级黑板报,广泛宣传读书的好处,向大家介绍好书及良好的阅读方法,交流学习的经验等。学校依据版报的内容、版报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评比。
(2)举行阅读比赛
为了是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我校除了持之以恒地抓好课内阅读的训练外,还利用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同学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效地阅读了本年级推介的课外读物,并以级、以班为单位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使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推向更深入的开展。
(3)举行书签制作比赛
各班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动手设计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的精美书签,书签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名言警句、有课外知识、有趣味对联、也有读书方法,各班先在班里展示评比,再选优在校内参评展示。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心灵手巧的小能手,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趣味中宣传了课外知识和阅读的方法。
(4)举行征文、手抄报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组织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举行了以阅读为主的手抄报比赛以及“我与老师同读一本书”、“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我与同桌同读一本书”等征文比赛。每项比赛均在班里进行评选、展示,对优秀作品再进一步指导修改,各班推荐3——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内的评比,学校对优胜者给予了奖励与表扬。在本次的活动中,学校收到的优秀作品一百多份。征文内容丰富,主题深刻、文字流畅、感情真挚,富有特色。这些活动,使学生、老师、家长,人人参与,校内师生共读,校外亲子共读,使读书活动落到实处,校内、校外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
(5)举行读书经验交流比赛
每班按学校规定,利用班队活动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新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共同分享阅读中获得的乐趣,不仅积累了课外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人际交流能力。
(6)举行以级为单位的读书活动比赛
各年级组纷纷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把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向了高潮。一年级的小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书签手工制作,二、三年级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四年级开展了朗诵比赛,五六年级开展了背诗擂台赛和诗扩写的比赛活动。丰富多彩的读书比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极大地激励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三)搭建交流平台,推广读书经验
读书要有展示的平台,要交流,唯有此才能让读书活动活起来,我们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校刊、宣传栏,少先队广播站等宣传渠道纷纷展示师生的读书心得、读书卡、读后感、手抄报等读书的成果,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广泛宣传了读书的经验,使阅读活动得以深入开展。
(四)开展评比活动,推动读书进程
有竞争才会有动力,为了使全校师生能把读书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保持读书的热情,学校建立了激励机制,要求以班为单位,每周评选“读书积极分子”,以校为单位,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读书之星”,并利用宣传栏、少先队广播站大力宣扬他们的读书经验和读书事迹,树立榜样,表扬先进,有效地推动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通过读书活动,使同学们真正地把书籍视为良师益友,体味到了“开卷有益”的真谛。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会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浩瀚的书海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校将会继续把读书活动开展下去,让好书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书香洋溢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