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落实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探索研究性课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自主、能动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保持优良质量的同时,努力创出特色,争当学校“优秀科组”。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1、按时开展教研活动,力争做到有时效,有针对性,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
2、注重课改的学习,每次教研活动除对教材进行分析以外,组织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实践解读》等理论书籍并完成摘抄、撰写学习心得。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适应课改发展的需要。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并定期组织交流学习心得。
3、认真参加大组学习,珍惜每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对公开课的教学情况在教研活动中及时反馈、提高教研组老师听课、评课的水平。
4、认真学习学校推荐的教师阅读书刊,利用两次小组学习交流阅读心得,期中和期末两次交流随笔。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1、“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自主探究,抓实课堂教学形成能力,拓展作业形式反馈”是本学期教研组的研究重点。每位老师结合研究重点,自觉落实到平日的日常教学中。有机的选择新教材的课文,加强语文教学与美育、科学、电脑等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上好汇报课、大组研究课和家长展示课并写好教后反思。
2、根据每篇课文特点,设计牵涉文章中心,人物品质,课文重难点的各类思考题,巩固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归纳、表达、思辩的能力。
3、大力抓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教学,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记课堂笔记、做读书笔记、书写规范、簿本整洁仍是本学期培养的重点,有始有终地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力求创新、开放、灵活、多样,加大对中长期作业、分层作业布置的探索力度。让作业的结构更加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每课结束后的小练习设计精当,对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本学期重点训练学生听记的能力。继续出好周末卷,增加课外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量。
6、把好教学质量关,教好每一位学生,充分准备,迎接区监控考。
(三)开展读书活动
1、用好“读书活动月”,将读本和新教材的课文引进课堂,努力实现课改中三年级的20万字的阅读量,并对其中的名家名篇有选择地进行背诵,让课堂充满琅琅书声,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作用,每周上好阅读课。 本学期着重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撰写,学期结束评选读书小标兵。
3、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促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视眼,把阅读所得迁移到写作中去,保证每周至少一篇的练笔量。利用阅读课组织讲评。
(四)教科研工作
1、加强科研论文及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相关文章的理论学习。
2、教研组老师根据所立科研课题“审美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写好阶段研究小结,整理相关资料,为今后的结题做好铺垫工作。
3、组员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及时沟通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困难。
(五)其他工作
1、认真、精确地做好试卷质量分析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努力兼顾两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良率,各班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补缺补差,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整体提高年级组的语文学习能力。
3、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学科竞赛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 活 动 内 容  | 主讲或主持  | 备注  | 
1  | 听教材分析 制定科组教学计划  | 组长  | |
2  | 学习科组教学计划 解读课标  | 组长  | |
3  | 学习计划、解读课标  | 年级组长  | |
4  | 三年级阅读教学示范课  | 梁碧玉老师  | |
5  | 国庆节  | ||
6  | 三(5)班研究课  | 李丽老师  | |
7  | 三年级阅读教学示范课  | 麦丽燕老师  | |
8  | 三(1)班研究课  | 邓立老师  | |
9  | 古诗教学示范课  | 关绮雯老师  | |
10  | 期中检测  | 各科任  | |
11  | 观看教学录象  | 组长  | |
12  | 外出听课  | 随机  | |
13  | 学习理论  | 年级组长  | |
14  | 观看教学录像  | 组长  | |
15  | 作文指导示范课  | 高敏斐老师  | |
16  | 学生写作能力大赛  | 班级各任课教师  | |
17  | 学生书写能力大赛  | 班级各任课教师  | |
18  | 年级组学期总结  | 年级组长  | |
19  | 期终复习测试  | 各科任  | |
20  | 撰写科组总结,教学总结,教学论文等  | 各科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