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学科主页 > 语文
立足校本抓教研 务实求真促发展

立足校本抓教研 务实求真促发展

——大石中心小学语文科组工作总结

07、08学年是我们语文科组的收获年。两年来,我们科组在学校的“立足校本教研,建设专业化的学科团队”的工作思路中,大力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教师的主阵地,把教研组作为培养教师的基点,力争实现“以组为点”,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位成员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在研讨中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把07、08年确立为教师专业发展年,以教研组建设为切入点,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方向来推动学校校本教研的建设。以下是我语文科组两年来的一些工作回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校本教研过程的管理是保证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关键。在校本文化的建设中,我们科组主抓了教研管理层级化、教研活动制度化、教师培养专业化、课题研究引领化,课外阅读常规化,促进校本教研有序、有效、和谐地开展。

一、教研管理层级化

1、建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是校本第一责任人,注重思想引领,宏观调控,为校本教研提供好服务。教导主任制定有关的工作制度,指导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组织的管理,实施的监控,努力把教师的教研和工作凝聚到学校发展的主线上。

2、以级为单位建立六个语文教研组。由吴海燕、谭欣明、刘丹等六为科组长组织老师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日常工作,保证校本教研的常态化。

3、实施层级管理,发挥教研组的整体效应。我们坚持走学校领导——科组长——教师成员的层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团结协作,使教研组管理架构运作畅通,有序高效,力求打造一个求实、创新的优秀团队。

二、教研活动制度化

1、落实时间 。  在学校教研制度的引领下,我们科组规定了每周四下午4:00~5:30为科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每个科组在每周还另选两节课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的研讨,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证。

2、落实人员。 每次的教研活动要求组内全员参与,挂钩领导列席参加,每次教研活动均落实主讲人、记录员。使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实效。

3、落实内容。 开学伊始,我们要求各科组根据学校的教学方向、思路、任务,制定本年级组的教研活动计划。既有专家讲座、又有课例研讨,还有教材分析、教学会诊等等,内容丰富、全面。如07学年,我们就聘请了广州大学中文系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广东省小语会课题研究专家宋其蕤教授到我校进行了《让语文课上得更美些》的教学讲座。

4、落实教研组长发展机制。我们把教研组长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实行定期培训,创造条件让教研组长外出学习,定期在校内承担展示课,聘请广州市、番禺区教学专家对他们进行教学的指导。有完善的教研科组长工作进行考评,激励教研组长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并带动教研组成员开展校本研究。

5、落实优秀教研组奖励制度。为了让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激发各教研组的竞争意识,我校从06学年开始就实施了校内教研组的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包括举行教研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科组长的经验交流、师生活动开展情况、教学成绩是否达到要求等等,使校本教研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教研管理的层级化带给科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石中心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附后)

三、教师培养专业化

我们科组有46位语文教师,由于分校、拼校的缘故,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年青教师居多,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三年立稳,五年出师,七年成才。

1、三年立稳——为教师成长进行导航

(1)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我们科组的温燕媚、李丽、麦丽燕、彭锦霞四位老师,虽然本科毕业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但缺乏教学经验。于是我们让科组内的骨干教师与之结对。从备课、上课到评课,开展一条龙的针对性指导。我们不但要求徒弟听师傅的课,更规定师傅给徒弟上示范课。每学期我们还安排时间开展优秀师徒结对的评选活动,在活动上让师徒汇报结对的工作情况和收获。极大地激发了师徒们的学习热情,在教研教改、评课方面形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等良好的教研氛围。08学年,番禺区教研室到我校调研,李丽老师的汇报课《陶罐和铁罐》就受到了王淑华主任的高度评价。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除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动外,每个科组均选定两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每位组员负责哪个单元,学期初就明确分工。主讲人不仅要熟悉单元教材、教材与单元的关系、教材与教材的关系,还要深入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在集体备课时间与组员们共同研讨和修正。为了做好集体备课的监控和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学科主任会不定时参与科组活动。我们还要求每个科组在第十周和十六周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和使用的课件上存到学校的网络硬盘,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和学科教导主任共同检查,提出意见。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新教师在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把握教材、处理教材、课堂实施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3)开展同课异上活动。教研组内的新老教师选择同一教材上课,带着共同研究的问题,通过“个人备课——上课——反思——集体备课——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反复钻研,比较研讨,求优摒劣,不断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如三年级科组就开展了《赵州桥》同课异上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修正教法的过程中,六位上课教师都收获匪浅。

(4)开展新教师上过关课的活动。每学期,我们教导处与科组长都会带领本科组成员听取新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摸底课,提出建议,到期末再听过关课,给出评价。通过这种反复的锻炼,让新教师很快走上教学正轨。彭锦霞老师、李丽老师、麦丽燕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压担子锻炼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2、五年出师——为教师成长架设桥梁

(1)教学研讨。 每学期,我们科组均开展科组内的汇报课,校内的公开课,校外的展示课,为教师成长架设桥梁。这两年来,我们科组单是通过教导处指导的公开课和展示课就开展了二十多节之多。为年轻教师提供了成长与展示的舞台。

(2)外出交流。 几年来,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先后派出老师参加省、市、区、片的各种观摩活动。多次听取了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于永正以及获得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一等奖的老师的精彩课堂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学信息。此外,我校还与片内的礼村小学、何村小学结了教研对子。每学期,我们均组织年青的教师进行异地教学、送教下乡。既提高了年轻老师自身的教学调控能力,又为对方学校老师提供教学示范。

  3、七年成才——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1)开展教师竞赛活动。 为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我们依托校本教研,开展教师竞赛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们把竞赛活动的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和结对子学校中进行。两年来,我们科组分别举行了现场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粉笔字比赛、说课比赛和赛课等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了老师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2)开展骨干教师上展示课的活动。 每学期,我们六个语文科组必须在科组内的汇报课中选出优秀课例,推出上展示课的骨干教师参加校级的展示课评比活动。如上学期就有六位老师参加了展示,其中,郑瑞群老师的《草船借箭》、庞敏老师的《跨越百年的魅力》以及何瑞流老师的《学会看病》展示了精讲课和独立阅读课不同课型的教学方式,让全体老师受益匪浅。

(3)开展评选教学新秀活动 。 结合番禺区4年一届教学新秀评选,我们科组首先要求符合条件的年轻老师人人上选拔课。教导处的领导和不符合参赛条件的骨干老师组成评委到各大科组听课,评分,按优劣排序在科组内推选候选人,各科组候选人再通过校级的赛课角逐参加北片教学新秀的名额。通过这样的层层筛选,推动了我们科组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有能力的老师脱颖而出。吴海燕老师、邬淑芬老师、刘丹老师均获得了北片教学新秀一等奖。吴海燕老师、刘丹老师均获番禺区的教学新秀评选二等奖,邬淑芬老师获区的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课题研究引领化

06年5月,我们科组向广东省小语会申报了《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审美化研究》的课题并通过立项。为了让科组成员能深刻地认识课题,我们诚意邀请了课题主负责人宋其蕤教授到我校进行相关讲座。活动中,宋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语文课的现状、课题确立的意义,研究的作用、课题研究如何开展、成果如何提取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介绍。随后,我们科组在宋教授和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省小语会副理事长杨建国老师以及市教研室卢务全老师等专家引领下,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基点认真地开展了课题的研究。三年来,我们科组每学期均制定了课题研讨的计划。研究成果在科组的集体备课、教师的课堂实践、科组汇报课、校级公开课、校外交流课等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我们研讨过的课型包括了精讲课、独立阅读课、古诗词教学、作文、识字、口语交际等,我们把教学氛围审美化的研究与有效教学融合在一起,建立了“阅读课型教学氛围审美化的教学模式”。07年5月,省小语会在我校举办了“小学语文教学审美化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中期研讨会,全省各地的专家和课题负责人听取了李献生主任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同时也观摩了关绮雯老师的课题展示课《葡萄沟》,课题组专家对我校的课题开展工作及初步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各课题负责人也纷纷要求我们赠与相关的成果资料及课例光盘。09年5月,经过专家的审核,我们又顺利结题。今年9月,李献生主任再次被邀请在课题结题的活动中说课展示。结题成果喜人,获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还有一批老师的论文、设计、课例获得了奖项:李献生主任的《中彩那天》教学设计、论文《阅读课型教学氛围审美化模式的运用》、关绮雯老师的教学设计、课例光盘《葡萄沟》,谭欣明老师的论文《论语文课堂导入的语言美》均获一等奖,占课题组一等奖的1  /6;吴海燕老师的教学设计《生命 生命》、陈庆莲老师的教学设计《北京亮起来了》,郭志明校长的论文《用艺术的语言营造审美化的教学氛围》邬淑芬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郑瑞群老师的论文《春风拂面暖心窝—谈语文教学中美的渗透》,魏文珍老师的《撒玛女巫的魔咒》课外指导课例,刘丹老师的教学设计《画家和牧童》获二等奖;邹卫芳老师的教学设计《杨氏之子》,以及李焕群老师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获三等奖。

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教学氛围审美化模式的构建,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趋向立美于教,施教于美。学生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不会学”到“我会学”。学生在美的教学氛围滋养下,各种语文能力得到了加强,他们不但能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还把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各种课型上,2008年9月,一年级的科长关绮雯老师向区申报了省“十一五课题”——《有效识字策略的实证研究》。在审美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她带领着一年级科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07年11月,在番禺区的识字与教学研究课上,关绮雯老师大胆地借鉴古人的教学方法,设计了“鲸吞→反刍→运用”的识字教学模式,上了一节《千字文》。这一打破传统、新颖高效、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使在场200多位听课老师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区教研室对我校识字教学的钻研探究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审美课题成果的推广下,我们的古诗教学也注重了艺术性,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诵诗、学诗。08年11月,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关老师与全国古诗词教学特等奖获得者万小兵老师同台展示古诗词教学课例《饮湖上初晴后雨》,她以清新、优美、扎实的课堂教学艺术,指导学生用有趣的韵律节奏朗读,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获得了区教研室汪秀梅老师的高度评价。08学年,番禺区教研室到我校调研,我语文科组的随机听课优秀率达100%,受到调研领导和区中心组成员的高度好评。

五、课外阅读常规化

自2004学年开始,我校就开始了“读书与养成教育”的研究。我们按照“教师引领,全体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工作思路以及“竞赛拉动阅读、评价推动发展、学科推进阅读、课题引领研究”的要求营造书香校园。为了使课外阅读活动的落实常规化,我们规定每天早上7:40——7:55各班进行校内的课外阅读活动。班里有值日班干组织管理,校内有值日老师和值日学生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把评比结果公布在学校的校务日志公布栏上,作为学校文明班评比当中一项评定标准。我们要求老师减少家庭作业量,把每晚至少15分钟的课外阅读纳入为当天的作业布置。学生采用读书登记本记录每晚读书的内容和时间,老师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期中、期末教导处检查。教导处利用校本课程课制定了阅读时间表,统一安排各班每周一节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让每位学生静静看书做摘录。学校建立了读书激励机制,  根据制定的读书评价量表要求以班为单位,每周评选“读书积极分子”,以校为单位,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读书之星”,并利用宣传栏、少先队广播站大力宣扬他们的读书经验和读书事迹,树立榜样,表扬先进。

07学年,各级围绕了“我阅读,我快乐”  的读书主题开展活动。08学年,我校根据《广州市第三届读书节活动》的精神和要求,举行题为“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的读书节活动。我们开展了读书版报比赛、书签制作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卡评比、“我与同桌共读一本书、我与老师共读一本书、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等”征文比赛。还有各年级开展的活泼生动的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美文赏析诵读会、辩论比赛,以及课外知识竞赛。这些活动,使学生、老师、家长,人人参与,校内、校外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

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由开始的课外阅读常规化逐渐走向教研化的进程。老师们由引导学生读什么书逐步开展怎样读书的研究。其中两个校级的公开课:魏文珍老师的《撒玛女巫的魔咒》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课”以及李焕群老师的《走进童话世界》课外阅读指导课,均能体现了我校长期开展读书活动的成效,受到了听课的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魏文珍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例获得了北片课外阅读指导课例一等奖送区参评。现在师生共读已成为了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第三届广州市中小学生读书节”活动中,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获广州市读书节优秀组织奖,11位老师被评为广州市“读文学名著、做书香少年”阅读活动优秀指导老师。获番禺区读写比赛,  一等奖的有9人;二等奖有17人;三等奖有22人。获广州市级读写比赛一等奖有4人;二等奖有5人;三等奖有8人;1人获“羊城书香少年”的称号;1人获广州市书签制作比赛一等奖;4人获广州市手抄报评比赛二、三等奖;1人获广州市“我和※※同读一本书”征文比二等奖;1人获广州市“我与老师共读一本书”征文比赛三等奖,共84人次获区、市奖项,居番禺区之首。上学期,我们科组在参加番禺区班级阅读卡创意设计比赛成绩斐然:4个班级分别获得番禺区班级阅读创意卡创意设计一等奖兼创意奖,送广州市参评;1个班级获番禺区班级阅读创意卡创意设计二等奖兼创意奖;1个班级获番禺区班级阅读创意卡创意设计三等奖。参加番禺区小学生(低年段)古诗文诵读比赛获区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学校被评为番禺区课外阅读优秀学校。课外阅读的开展让我校的学生语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07学年的六语竞赛,四位同学获取了好成绩:一人获广州市二等奖,三人获广州市三等奖。08学年的六语竞赛,一人获广州市三等奖,三人获番禺区三等奖。

两年的校本教研的推广与建设,教师们在互动中拓宽了视野,在对话中分享了教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丰富了研究的思路。为教师的成长架桥铺路,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一个务实、求真、优秀的专业化学科团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