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工作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推进课题研究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细化教学监控,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方向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教学评价,努力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科组14个教学班力争达区教学质量优秀档次。为把中心小学逐渐办成质量高、规范化、有特色的学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工作目标:
1、学校的教学成绩力争达全优学校。
2、各班各科的期末成绩要争取在北片城区学校之上。
3、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加各项比赛,获奖情况力争在北片之上。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推进课题研究上、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四、具体工作意见:
1、认真落实教学工作的五项基本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落实教学的“五项基本环节”——认真写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进行作业设计及批改、认真辅导学生。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个人备课进行详写详备。集体备课,定好备课组长,利用每周四4:00—5:00,交流信息、体会,讨论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专题研究,开展教学会诊等活动。
(2)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上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备课、教具准备,调整心态等)少讲多练,不迟到,不托堂,注重师生互动,有效的把握教学内容,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减少“学困生”的比例,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3)作业布置的目的要明确,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加强对学生的问题研究和针对性的训练。要求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作业,要注意学生的作业量,三、四年级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教师的作业比改要做到即使、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的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学生常见的错误和错题,形成“错题记录本”
(4)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尖子生和学困生,并做好长期的跟踪辅导工作,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保证合格率,全面提高平均分和优秀率。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推进课题研究。
继续开展“教学管理规范化研究”工作,并继续做好番禺区“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的研究。
3、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1)积极推广番禺区优秀科组建设的经验,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学科活动,提高科组战斗力和竞争力。
(2)积极开展区教学新秀的复评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卢小章老师参加)通过参与教学新秀评选的集体教研活动,以评促练,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3)继续进行新教师的跟踪听课(第6、13周),并结合工会做好师徒结对工作,评选2007学年度学校优秀师徒。
(4)积极加入区教育学会,促进理论水平的提高。
五、本学期主要的活动安排:
2月份:
1、对学生做好常规教育,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第一周)
2、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第一周)
3、四年级到区参加新教材分析(第二周)
4、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3月份:
1、第5——9周参加北片教学新秀的复评活动。(卢小章)
2、制定学校教学计划、科组教研活动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工作(第三周)
3、制定后进生辅导计划(第三周)
4、教导处了解新教师的上课情况(第六周)
5、第三周教师业务学习:学校召开科组长会议
6、三年级到镇参加新教材分析(第三周)
4月份:
1、第十周教师业务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即备课和作业)
2、学校中段教学质量监控
3、第7——11周教师业务学习:学校组织理论学习;交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5月份:
第11——15周教师业务学习:学校组织理论学;交流中下生的辅导方法;交流“培优扶差”的方法和体会。
6月份: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常规检查(第17周)
2、第16——20周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讨论学期未复习计划
3、复习考试,组织好期末质量监控工作。
4、数学考试时间:20周的星期四。
5、教师上交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测验卷等有关资料。
6、各科组上交科教研总结、教研活动记录及集体备课记录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