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我了解的冰心

大石中心小学 谭欣明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课外阅读——我了解的冰心”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课外阅读——我了解的冰心”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课外阅读——我了解的冰心”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三、回顾学习方法

1、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

2、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

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五、推荐名句段

1、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2、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

六、总结,留有余味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

 

课后反思:

教学完本课后,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 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通过了解作者的作品,较为全面认识了冰心老人。

二、 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以冰心老人为突破口,为学生打开阅读之路。

三、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通过作者背后的故事,加深思想的教育,感悟为人的伟大与平凡。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大石中心小学 李幸銮

教学目标:

1 知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达到“准确、通顺、简洁”的要求;

2 掌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提高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外美文两篇《车到山前没有路》《强者人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谈话,明确目标

同学们,六年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整理行囊,整理这一路的收获好吗?这节课我们复习整体把握文章,归纳主要内容。(揭题)

(二) 激活经验,系统梳理

1 交流我们接触过的文章的体裁(写人、写事、状物等)

2 同学们,当你们阅读这一篇篇文章后,是怎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3 梳理方法

(1) 中心句归纳法

(2) 段意合并法(适用于所有文章)

(3) 特点归纳法(市用于状物类文章)

(4) 问题扩展法

(5) 六要素归纳法(适用于写事类文章)

(6) 重点归纳法

(三) 尝试练习,复习巩固

1 老师推荐两篇文章,(出示:《车到山前没有路》和《强者人生》请你们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优选合适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 反馈交流,查漏补缺

1 出示学生用不同方法概括的主要内容。(投影仪出示)

2 学生交流用了什么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学生点评,引导学生从“准确、通顺、简洁”这三个方面去修改。

(五) 布置作业,自主实践

1 完成《同步训练与过关测试》的61页(要求: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优选方法,表达时要注意准确、通顺、简洁。

2 交流 中心句扩展法 特点归纳法(指导学生用上恰当的关联此语)

3 独立完成《同步训练与过关测试》的72页的《一点人情味》

4 交流点评(要求从“准确、通顺、简洁”这三方面修改)

5 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六) 课堂小结,学习反思

1 用一两句概括本节课的收获。

2 我们接触的文章体裁丰富多样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写人、写诗、状物等,还有议论、说明等,那这类文章又如何归纳主要内容呢?我们课外再探究。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训练与过关测试》的75页的《望月》。

 

教学反思:学生经过六年时间的学习,虽然能基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概括出来的主要内容还不够简单、扼要,需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于是我以边学边用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六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经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优秀生更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就是中下生也觉得概括文章的内容容易了。